聊城市大德管业报:进入4月,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跌破50美元,创下了这一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。
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,中国在这场暴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。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,来自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全国粗钢产量:一季度产量为20010万吨,同比下降1.7%,这是20年来的首次下降。
在铁矿石价格大跌之际,近期中国政府决定,自5月1日起,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,减按规定税额的40%征收。 此前征收比例是80%。
“降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矿山减负。”上海钢联铁矿石分析师支海蕾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国内矿山的盈利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状态,后期铁矿石价格仍难言乐观,所以本次减负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大。
受铁矿石价格暴跌影响,产业链上的贸易商、国内矿山、钢铁企业以及下游用户,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,进入一个长期的转型阵痛期。而当铁矿石重新回归买方市场,中国能否夺下定价权?
全行业陷低迷
4月以来,普氏62%铁矿石价格指数最低报于47.5元,和2015年年初的70美元相比,跌幅超过30%。而在2014年年初,这一指数为134美元。
在这个铁矿石走势图上,呈现出一条不断下探的“下坡路”:毫不迟疑、深不见底。作为全球第二的大宗商品,国际铁矿石价格一年多的跌幅已远远超过原油。
首先感到寒意的,是国内众多的铁矿石贸易商。
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是当地较大的铁矿石贸易商之一。目前和公司合作的几家大型钢厂对铁矿石的供货量有所减少、发货周期延长。
“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下,让相关部门重视目前贸易商面临的资金问题?”青岛世纪瑞丰集团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,以前大矿山还允许贸易商赊账,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可能。而且由于铁矿石贸易不景气,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卡得很严,获得贷款、授信非常困难。
|